熱門關鍵詞: 溫濕度傳感器廠家 熱敏電阻器品牌 空調溫度傳感器 功率型ntc熱敏電阻器
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與安全,始終是車主最關心的話題 —— 而這一切,都與電池包的溫度密切相關。過冷會讓續航腰斬,過熱則可能引發安全隱患。在電池包這個 “能量核心” 里,南京時恒生產的 NTC 溫度傳感器,發揮著大作用。
傳統燃油車的發動機對溫度雖有要求,但容錯空間較大;而新能源汽車的鋰電池包,卻對溫度有著近乎苛刻的 “敏感閾值”,這正是南京時恒 NTC 傳感器大顯身手的場景。
北方車主或許經歷過這樣的窘境:寒冬臘月里,車停在戶外一夜,次日啟動時續航直接從 500 公里縮水至 300 公里,這是因為環境溫度低于 - 5℃時,電池活性驟降,電能輸出效率大打折扣。而在夏季快充時,電池包內部溫度若超過 45℃,電芯老化速度會顯著加快,甚至可能觸發熱失控風險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若電池包內各電芯溫度差超過 5℃,會導致充電不均衡,直接縮短整體使用壽命。
為解決這些問題,現代電池包配備了 “智能溫控系統”,低溫時啟動加熱模塊為電池 “保暖”,高溫時啟動散熱裝置為電池 “降溫”。
在新能源汽車電池包中,NTC溫度傳感器通常以 “多點分布” 構建起全方位的監測網絡,覆蓋三個關鍵區域:
電芯表面:每塊電芯的側面都貼著一枚 NTC 傳感器,實時監測單體溫度。當某節電芯因快充產生異常熱量,溫度升至 48℃(安全預警閾值)時,傳感器會立即將信號傳至 BMS(電池管理系統),觸發局部散熱,避免隱患擴大。
冷卻液管路:在液冷系統的進出水口, NTC 傳感器實時捕捉冷卻液溫度。例如冬季電池包需要預熱時,若進水溫度達到 25℃,傳感器會及時反饋 “停止加熱” 信號,在保證電池性能的同時避免能源浪費。
電池包殼體:安裝在外殼內側的NTC 傳感器,專門監測環境溫度對電池的影響。當外界氣溫驟降至 - 10℃,它會提前啟動加熱預案,確保電池啟動時溫度維持在 15℃以上(最佳活性區間),避免續航 “腰斬”。
這種“單體 - 循環 - 環境” 的三層監測模式,讓電池包的溫度變化盡在掌握。
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,南京時恒生產的 NTC溫度傳感器的作用遠不止 “監測”,更是平衡安全與續航的關鍵。在快充場景中,這種平衡體現得尤為明顯:
· 當 NTC 傳感器監測到電池平均溫度升至 40℃,BMS 會適當降低充電功率(從 120kW 降至 80kW),避免過熱帶來的安全風險;
· 而在冬季低溫充電時,若傳感器反饋電池溫度已達 10℃,則允許維持高 功率快充,減少車主的等待時間。
這種 “動態調節” 機制,讓新能源汽車既能在 30 分鐘內充至 80% 電量,又能將電池循環壽命延長至 1200 次以上(行業平均約 800 次)。
根據國際能源署(IEA)、EVTank 等權威機構的數據,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(含純電動、插電混動和燃料電池車)銷量實際突破1700 萬輛,近三年的年復合增加率達到了26% 。2025 年全球銷量有望突破 2200 萬輛(EVTank 數據),IEA 預計 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超 40%。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,電池安全也越來越重要。南京時恒生產的 NTC 溫度傳感器用每一次數據,讓 “長續航” 與 “高安全” 不再矛盾 —— 畢竟,只有精準掌握溫度,才能真正掌控出行的底氣。